通过佛教文化的“开篇→演绎→归结”,整体构筑景区作为“国际佛教道场”的景观意境流。
1、开篇
大千风情区——综述佛教文化
大千风情区设计为东西长400余米、南北宽600多米大型开放空间,包括莲花广场、莲花南苑和北苑、九华诗林、法相花坛、妙法莲花水域等功能区域。整体上以莲花广场为中心,因适布设景观建筑、佛教灯塔、文化柱、莲花喷泉、雕塑、佛教诗林、偈语、图案等佛教文化景观,通过莲花作为主体构景文化要素,营造九华山作为莲花佛国的主题定位,达到综述佛教文化的意境。景观建筑气势磅礴,佛教氛围扑面而来。从而使大千风情区作为景区的“第一空间”,引导游客从外部空间进入佛国世界。
2、演绎
地藏道场区和国际道场区——分述佛教文化
地藏道场区以大铜像为背景,以景区中轴为线索,立足于金乔觉与佛教地藏王菩萨的传说与故事,展现佛教元素,演绎佛教文化:
袈裟大门与神廊:以金乔觉“袈裟借地”的佛教故事为背景,摄取了佛教文化的典型元素——袈裟,引导游客进入佛教境界。
金乔觉讲经台广场:运用光刻画技术,营造出立体的视觉效果,再现金乔觉“在世”(佛像)的神气效果。从而也可再现金乔觉在佛教文化中所有相关故事与传说。
地藏露天艺术园:通过画屏和露天艺术空间的布设,展示佛教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、彩绘、雕塑等艺术品,让游客零距离接触佛教文化物质形态。
地藏本愿:以释迦牟尼“忉利天”说法,展现地藏菩萨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视不成佛”的大愿精神。
觉海慈航:以写实的手法,再现佛教中“渡海学法”的艰辛以及“重登彼岸”的大觉大悟。
国际道场区立足于佛教艺术,以写实的手法,以一个个具体的景观建筑,演绎佛教文化艺术以及与艺术相关的文化内涵:
万圣塔林:以塔的形式,再现佛教界的的历史文物。
万国佛缘(园):以园区的形式,展现佛教国家最精湛的佛教艺术与文化传统。
禅韵慧泽:以国际佛教论坛为主题,作为国际佛教僧人、佛教协会、佛教俱乐部交流的平台,从而展现各国精彩的佛教思想和内涵。
琉璃工坊和国际艺术中心:运用现代科技技术,重新诠释和升华佛教艺术。
3、归结
佛韵内修区——佛教文化体验的升华
佛学院:佛教文化观赏、修习和研究交流的文化庭院。
佛韵医院和疗养院:佛教修习、疗养、度假的绝好空间。
天籁音堂、幸福禅房、“心上田”吧、乡村佛舍与佛慧园:一场场佛教文化的主题盛宴。
在现有景观肌理的分析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大铜像景区内的山形、水系、植被等景观格局,结合佛教文化人文景观和小品的建设,形成“点”、“线”、“面”三个层面相结合的总体景观格局。
1、景观“点”
大铜像景区可利用小型绿地景观、各式景观广场和标志性建筑来构筑景观系统的景观“点”层面。
小型绿地景观以植被等软质景观为主,内涵佛教文化小品。这些景观点包括道路两边植被集中的绿地、专门开设的绿地主题园区等,前者如神道,后者如法相花坛、佛茶园等。小型绿地景观在规划设计中要精雕细琢,在游客游览中给人以绿色的感觉,使人耳目一新。
景观广场布设在景区整体景观系统重要的节点上,如莲花广场、金乔觉讲经台广场、地藏大愿广场、圣火魔尼珠广场、九华拜坛广场等,作为景区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。
标志性建筑是几组特色建筑群,是反映景区特色、气势的立体景观点。分别位于景区的门户位置和核心功能区的核心点上。标志性建筑给人以强烈的印象、震撼的气势、佛国的感觉和优美的视角效果。
在构筑大铜像总体景观系统中,这些景观的“点”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整个景区中,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2、景观“线”
在大铜像景区总体景观系统中,景观“线”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把景区中的景观点和面串结起来、形成一道道镶嵌明珠的景观走廊,旅游环线。一类是把景区中刘冲和蛇冲水系,两条水系是景区南北两边的景观发展轴线。通过景观“线”把一个个凌乱的景观、情节、文化要素整合成一个个意境流,以达到“步移景异而意不移”的景观效果。
3、景观“面”
依托景区原有的景观肌理,大铜像景区中的景观“面”主要通过山体和水体两类景观要素要构筑。从而形成以水域和山体为核心、以软质景观为主的景区格局,构筑不同的面域景观氛围和意境。
由南北两条水系和水库构筑的“慈海普渡”水域景观,气势磅礴,加之遍植红莲,给人以佛国净土的感觉。以延绵的山势走向构筑的山体景观,蜿蜒曲折,景区幽闭,给人以幽静肃穆的气氛。
1、由“山、水”元素构筑景观之“骨肉”
点线面浑然一体的水景
景区内南北两条蜿蜒水系统领整个大铜像景区,水路连接各功能区域,瀑布、喷泉、细流、水池等适景而设。
“山水格局”景观项目之完美结合
大佛池影:或隐或现、形态丰富的山体、铜像和水景交相互映;
觉海那智:设于内外明堂山体之间的佛国瀑布;
水磨坊:位于山脚、三角水域的商业店铺;
……
2、内容丰富之植被绿化
景观防护林带
沿景区外围的五九公路和南北水系设景观隔离带(景观防护林带),以此隔离噪音,防污染,加大景深。考虑到景区的佛教氛围和意境,在树种上选择高大常绿乔木以及抗污染树种,如松树和柏树作为植物配置。
景观廊道
沿内部主干道形成一条翡翠项链式的绿轴,用带有芳香的乔木作为行道树。
景观生态林
在各功能区内部利用景观生态林形成绿色板块效应,景观生态林主要由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巧妙搭配而成。
水系绿化
水面采用红莲作为配景植物,以营造莲花佛国的氛围;水滨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乡土水生植物,保护河岸的原始性景观构成,并起到保护河岸的目的。
3、手法多变之景观小品
由灯塔、文化柱、雕塑、画屏、光刻画等各种佛教文化的景观小品,遍布整个景区。
99米高的地藏大铜像面西坐落在景区的东面,不仅作为整个景区的一道地标,而且无疑也成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标志、文化标志和核心吸引力。但是在一个近700亩的区域范围内,仅有一个大铜像作为标志性景观有些显得单调而无韵。从景观格局上讲也容易导致游客视线失衡,心理失重。因此在地藏大铜像东西向轴线上应该在节点处构筑1-2处标志性景观,以弥补总体景观系统的完整和和谐。综合考虑游客心理、游线结构,这两处标志性景观宜选择在入口处和中轴游线的重点处,即袈裟大门景观和地藏大愿广场须弥山景观。
袈裟大门景观。景观的文化创意来源于金乔觉“袈裟借地”的故事传说,借鉴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和材质,运用夸张的手法营造气势恢弘。从而使大门既满足景区入口大门的功能,同时又是一道标志性的文化景观,给游客以佛教文化冲击和视角震撼。
袈裟大门景观为张拉膜建筑结构,巧妙运用佛教文化僧人的袈裟,使膜结构的外观形态好似一张在九华山笔架峰之前飘扬的一张袈裟。袈裟大门东西进深9米,南北宽度45米,最高处18米,最低处9米。整个袈裟大门景观将现代时尚与古典艺术完美结合。
地藏大愿广场须弥山景观。须弥山景观几乎坐落在地藏道场区中轴线的中心,文化创意来自佛教中对须弥山的描述,景观承载的功能是释迦牟尼说法。
须弥山整体形态为中空的现实山体结构,山体最高处高约为30米,最粗部分直径为30m。山体横向上布满了佛(神)龛,纵向上布满了流水和烟雾的甬道。
整个须弥山山体采用玻璃钢材,众多的佛(神)龛为可以旋转的结构,位于龛位上的诸佛(神)和释迦牟尼的龛位通过机械设施旋转出来,而位于山体顶部的地藏通过风洞技术。
整个山体漆为通体的金黄色或铜绿色。白天应用水雾和干冰、晚上辅之灯光,整个须弥山从远处看犹如悬于空中,形体看起来云雾缭绕、金壁辉煌,宛若人间仙境。
整个大铜像景区的建筑景观融合多种现代建筑结构和技术,力求既满足建筑功能,又符合现代气息、佛教文化和视角美感。本策划中,我们建议的建筑景观方案主要有四类:
1、仿生建筑——“佛光360”佛教会所
“佛光360”佛教会所仿生建筑的创意来自于植物车前草的结构。路边生长的车前草,它的叶片排列十分规则,每两片之间的夹角都是137度。所以,每片叶子都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。于是,我们设计了螺旋式建筑——“佛光360”佛教会所,使每间房屋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,使整个建筑成为“采光”建筑。由于要营造佛教氛围,我们运用“360”意喻每一天都有阳光普照,犹如佛光普照世间的氛围和景象。
2、民俗建筑——莲花南苑、北苑和水磨坊
莲花南苑和北苑为传统徽派建筑形式。店铺统一为青瓦灰墙、木质门窗的仿徽州建筑,依徽派商业街格局布置。水磨坊典型的徽州作坊,依水系而设置。莲花南苑、北苑和水磨坊总体布局构成古徽州“前店后坊”式商业街布局。街道为青石板,承接刘冲和蛇冲水系,跨水上有仿古石桥,街道两侧悬挂古徽州清式宫灯。水上采用小船摆渡形式的交通方式,根据游客需要停靠于任何一家店铺门口。
3、宗教建筑——九华寺、佛学院和佛医院
佛教建筑讲究风水,在布局上有约定俗成的规定。寺庙空间组织着重中轴线的强化,建筑利用纵向高差处理,烘托主体建筑的宏伟;其余建筑利用台地组成院落,尺度宜人,布局紧凑,与中轴线上的肃穆形成对比,并满足僧侣、香客的生活需要。交通组织用阶梯、坡道、小院、廊道等形成明暗疏密的情趣,将各建筑有机联系为一体。
4、建筑附属——建筑景观小品
壁画、彩画、雕刻、华表、狮子、石碑、宗教道具等建筑小品,往往是和建筑景观分不开的,这些建筑附属在设计上尽量要求精雕细琢,同时融入佛教文化的彩绘、雕刻、书法、偈语等文化要素,增加小品的文化内涵,达到知识性、趣味性和文化性的统一。
九华寺、佛学院、佛医院、佛教博物馆等宗教建筑要对布局和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规划,保持风格的统一。
须弥山、佛教会所等大型建筑既要满足临水要求,又要与地形自然契合;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和琉璃元素,契合中国传统木结构古建筑形式和佛教文化氛围。
游憩性景观建筑尽量控制建筑体量,力求精、小、巧、隐。形式简洁,风格切合大铜像景区,布局依托山形和水体结构,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。
联系人:张先生
手机:15891309527
电话:029-87302568
邮箱:srac@qq.com
地址: 西安太白南路5号